Nikon s3 千禧年紀念版— 那個跟徠卡剛正面的相機
Nikon以單眼聞名,在1960年代推出大F,一直到現在成為老大哥,大家想到Nikon總是會想到一些標籤,硬朗、堅實、可靠,還有優良的光學設計。
在底片突然又興起的現在,拍底片的人接觸到的也是Nikon的單眼,許多人的第一台底片相機都是Nikon單眼(我自己也是)。
但並不是那麼多人知道Nikon曾經有過旁軸,我自己也是好久以後才知道原來Nikon有旁軸相機。
也很少人知道Nikon曾經跟Canon是哥倆好,Nikon做鏡頭、Canon做機身,在螺口時代推出過巴洛克式相機搭配L39卡口鏡頭,Nikkor從那時候就存在了。後來Canon自己開始做鏡頭,Nikon被拋棄之後才開始自己做機身。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這個影片,講解得非常詳細。
Canon當時借鑒了徠卡,而Nikon借鑒的是Contax,也可以在網路上看到Contax ii/iii跟Nikon s系列長得有多像。
會單獨介紹Nikon s3的原因是,千禧年紀念版實在是太香了。
一樣先講價格,在日本買銀色的S3千禧年,全套盒裝、完美品項大概是40000–50000之間,運氣好可能可以買到40000以內,但基本上也不會便宜多少,而且有些店家需要課10%稅。黑色的S3紀念版大概要65000–80000之間,SP 2005更貴,就沒研究了。
價錢看起來有點嚇人,但這個價格買到跟leica m同等級的機身,還有一顆鏡頭素質極佳的旁軸,真的比徠卡便宜很多了,四萬塊要買leica m,了不起就配個縮頭或是福倫達,現代的徠卡鏡頭是想也不用想了。
外觀
前面說到Nikon旁軸是抄襲Contax旁軸,造型上其實非常相似,但我認為氣質上、使用上都是不同的相機。
說「氣質」不一樣,一部分原因是體積,Contax ii/iii更小巧,拿起來有一手掌握的感覺,Nikon s則是跟Leica m系列大小相近,大小適中。
使用上不一樣,主要有兩點,觀景窗以及過片/捲片,Nikon s的觀景窗,對我來說也是旁軸的最高等級,放大倍率1:1,黃斑非常清晰,曾把玩過學長的contax ii,畢竟年代還是比較早,黃斑跟觀景窗不是那麼舒服。過片捲片不用說了,Contax旁軸都是用轉的,方便程度比不上Nikon的扳手。
使用
以前對徠卡m總是有種嚮往,聽過幾種吹捧的說法。什麼過片絲滑啦、黃斑多厲害啦,因為這樣,所以在擁有Nikon s3的時候,忍不住去找了Leica m4-p(m6價格被炒太高了),橫向對比之後,沒多久我就把m4-p賣掉,留著Nikon s3。
我不否認Leica m3在當時有多麼創新、經典,但我用過之後,覺得還是誇大了。這邊不討論Leica那些非常棒的鏡頭(其實是沒錢買),只討論機身。我想從幾個以前我被呼嚨的點開始對比,主要是以Leica m4-p(m4也算在內,剛好也用過)、Nikon s系列還有同時期的Konica iiia對比。
過片
在過片的過程中,Leica跟Nikon的手感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,齒輪的聲音、阻力等等幾乎都一樣,就連過程中手指感受到齒輪轉動的齒數,也都是一樣的(或許這說明了s系列真的照抄leica的快門結構)。
Leica有一點做得比較好,是在過片到最後時有一個段落感,阻力會消失,然後才到底,這點比Nikon過到底都是同一個手感稍好一點,除此之外並無區別,所以說Leica m過片特別絲滑,絕對是心理作用。
這裡並不是指leica m4過片跟其他所有需過片的相機一樣,而是nikon s3跟leica m4一樣,我非常仔細地去體驗了所謂「絲滑」、「奶油」,結論就是不到最後的段落感,是分不出來的。
黃斑
Leica黃斑有一點非常厲害,就是銳利的邊緣,我目前也只有在Leica上碰過,其他旁軸邊緣都是模糊的,就是物體離眼睛很近時,眼睛沒辦法對焦上的那種糊。
Nikon也是,但有一點,Nikon的黃斑完勝Leica黃斑,就是清晰度以及逆光。
這也是我最受不了的一點,以前都沒人提過,當Leica m4-p逆光黃斑死白的時候,有種被欺騙的感覺,聽說到m6都還是有這個問題,更近代的mp、ma就不知道了。
相對的,Nikon在逆光時還是能正常的用黃斑對焦,甚至直接對著光源都能正常使用,我之前寫過文章的Konica iiia也能。我有在網路上看過Nikon的連動測距系統比起leica較為廉價,我想leica高成本的地方應該是視差補償系統,而非黃斑,逆光死白真的很蛋疼。
以清晰度來說,Nikon是可感知的比Leica清晰,當時我分別對比過Leica m4/m4-p,結論差不多,所以不太可能是我拿到的機子有問題。
也把相機拿給不拍底片的弟弟,讓他以一個客觀視角使用黃斑,他說清晰度大概是80分及60分的差距,這個落差跟我自己感知到的差不多。
也跟Nikon s3紀念版無關,我認為Nikon復刻時並沒有改良連動測距,只是單純的照著設計圖把s3做出來,至少在機身上,沒有感覺出紀念版跟60年前版本有什麼區別,舊版本也是一樣的清晰明亮。
快門
也有很多人提到Leica m安靜的快門,m4/m4-p確實是比Nikon s3安靜,但並沒有比Konica iiia的鏡間快門安靜。
機身震動倒是出乎我意料,在我使用過程中,我認為Nikon s3按下快門的瞬間,快門引起的機身震動更小,但這個差距並不是很大,一般使用也不受影響。
框線
聽說Leica在視差補償這個功能上花了很高的成本,Nikon則是直接沒做,所以拍攝上如果喜歡拍兩公尺內的東西或是中長焦段,可能會比較受影響。
Konica iiia的視差補償又做得比Leica更好,它除了會移動外,還會放大縮小,這真的很絕,光是這點,就沒其他旁軸有做到,但也是因為它是一台不可換鏡頭的機身,可以針對特定焦段優化。
對焦行程
我更喜歡Leica跟Konica的對焦行程,Nikon稍嫌太長了,而且沒有對焦扳手,之前也說過,沒有對焦扳手的旁軸都不是那麼好用,所以我自己去買了一個七工匠的對焦扳手,貼上去之後對焦手感好很多,使用起景深標尺也更方便了,鏡頭旋轉的範圍也剛好能涵蓋街拍常用的距離。
鏡頭群
當時整個Nikon s系列銷量加起來還不到Leica m3的1/4,所以現有的s卡口鏡頭都很不好找,一些神級鏡頭更是天價(例如一顆f/1.1的鏡頭)。
在50mm焦段以下,可以轉接Contax rf的鏡頭,近距離合焦沒問題,但Contax的旁軸鏡頭一樣不太好找。
有三顆鏡頭蠻值得擁有,35/1.8、50/1.4還有105/2.5,前兩個Nikon有復刻出來,復刻的35/1.8裝在sp 2005,不用說,當然是天價,就算是舊版本的35/1.8,一樣很難找,也要花兩三萬台幣;舊版本50/1.4是標頭,到單眼時代都還是Nikon最常見的,所以不太難找,價格也不貴。
要拿s卡口轉接m卡口也非常麻煩,轉接環不便宜。
小總結
只能說各有千秋,在Leica m4、Nikon s3以及Konica iiia之中,並沒有哪台相機是完勝對方的,各自都有自己的妥協,這也是我覺得底片相機有趣的地方。
鏡頭
這裡要特別談論千禧年版本的那顆50/1.4鏡頭了,我第一卷底片洗出來時真的被驚豔到,全開光圈的解析力太好了,我從來沒用過f/1.4能有這樣解析力的鏡頭。
因為沖掃時沒特別要求,所以出來都是600萬畫素的檔案,但是畫質真的太好了,跟以往使用過的大光圈相機落差太大,使我很難相信這是f/1.4光圈的表現。
之前文章也提過,玩到後來我比較常用旁軸及隨身機,隨身機的光圈沒有到太大(雖然hexar af算大了),而旁軸大多都年代久遠,鏡頭全開都偏軟,我也習慣了這件事,都當作體積上的妥協,但千禧年版本克服了這點,體積又小巧、畫質又好,價格比起徠卡還便宜了不少。
千禧年的50/1.4體積還是比老版本50/1.4稍大了一圈,也更長、更重了一點,裝上機身,看起來還是很協調。
以前用Nikon單眼的時候,總覺得Nikon鏡頭的顏色表現很「平實」,換句話講就是「沒什麼特別」,說實話,在這支鏡頭上也還是給我這個感覺。
因為好玩,也特意光圈全開的估焦拍了幾張,果然還是高估了自己,景深太淺了,這幾張大多都失敗。
這個水準的600萬像素檔案,一般相片行最大尺寸的照片輸出都是可行的,在全開光圈能達到這個畫質的相機真的不常見。
放太多張黑白了,來幾張彩色的。
總結
如果只讓我留一台相機,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Nikon s3(千禧年版本XD)。
對我來說,Nikon s系列並不是完美的,但本來最喜愛的事物就不會是最完美的,甚至因為它有一些不完美的點,使我感覺到它的「脾氣」而更加喜愛。
相機本是工具,但Nikon s系列也像工藝品,拿在手上就能感覺到當時的相機廠牌對自己的產品花了多少心思,用了多少成本。
Nikon旁軸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耐用,過了60年黃斑依舊清晰明亮,快門依舊牢靠(S2可能會有慢快門不準確的問題,但高速快門仍然耐用),那種使用上的安心感,是只有Nikon能帶給我的。